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全院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面加强美育教育,展示吉艺特色“艺术+思政”铸魂育人丰硕成果,特此举办了“青春献礼75载,共绘祖国新篇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吉林艺术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从金秋九月到冰雪冬月,两个月来,学院共举办了25场精彩的展演活动。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创作,都是吉艺学子对青春最热烈的诠释,对母校最深沉的热爱,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从开幕式上的激情澎湃,到各分院专场演出的精彩纷呈,再到本次闭幕式文艺演出,每一步都凝聚着师生们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吉艺学子的风采和担当。

“青春献礼75载,共绘祖国新篇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吉林艺术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演出,由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吉林艺术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办,多部门联合承办与协办,汇聚了本届艺术节中崭露的优秀精品文艺节目,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党委副书记姚文学,副院长郑艺出席了活动,与来自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3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欣赏了精彩的演出。
作品《弦鼓纳今》别具匠心地将东北地域风格的原创筝乐作品《嗨神儿》与新疆风情的《送我一支玫瑰花》初次融合,在做好民族器乐传承基础上,尝试创新推广样式,奏响了一曲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和谐交响。




民族器乐合奏《弦鼓纳今》——艺术教育学院
作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来源于毛泽东写于1965年所作的一首词,描绘了毛泽东重访井冈山时的所见所感。歌曲以壮丽的语言和宏大的意境,表达了对红色革命历史的缅怀和对新中国繁荣发展的自豪,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歌曲合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音乐学院
《山河卫》以当代舞的创作手法,构耸峙之形,以仰止之态赞颂戍卫之姿;拟河川之势,以渊流之意外化传承之志。作品中感念中华民族的不屈意志,以写意手法作象征式表达,着重呈现了近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图谱,对人民英雄的壮烈义勇进行了再现和讴歌。




原创舞蹈作品《山河卫》——舞蹈学院
歌曲联唱通过三首经典之作,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情感与回忆的音乐世界,《映山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表达了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之情;《绒花》描绘了青春的美丽与坚韧。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毛主席的敬仰以及对青春与英雄情怀的赞美,向那个时代所有为了理想与信仰奋斗的人们致敬。




《歌曲联唱》——流行音乐学院
《禾下中国梦》这部作品以朗诵的形式歌颂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怀念,更歌颂了袁隆平院士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的伟大精神,号召新时代青年学子传承这份躬行实践的赤诚之心,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朗诵《禾下中国梦》—— 戏剧影视学院
舞蹈《望田》讲述了在黑土地之上,勤劳的妇女们种出饱满的稻穗养育着一辈辈人。她们用耕耘劳作获得大地的馈赠,稻田飘香是来自黑土地沉甸甸的爱意。她们谱写时代的旋律,应和着时代的脚步,唱响新时代的辉煌。




原创舞蹈作品《望田》—— 舞蹈学院
《风吹稻花香两岸》以红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为旋律,通过生动的舞蹈语言,展现了一群女子在乡野田地间辛勤播种、收割的劳动画面。舞蹈巧妙地传达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高尚品质,以及祖国处处皆丰收的壮丽景象,传递出人们对大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




群舞《风吹稻花香两岸》—— 附属中等专业学校
服装走秀节目《青春织锦·艺韵华裳》,宛如一场梦幻时尚盛宴。紧扣青春与艺术的主题,融合现代设计巧思,剪裁出多元风格服饰。灵动裙摆与精致细节,交织着古韵与时尚。模特们身着华裳,迈着自信步伐,用身姿演绎青春活力,诠释传统艺术在当代服饰语境下的华丽新生,绽现独特东方魅力。




服装秀《青春织锦·艺韵华裳》——设计学院
舞蹈《美丽姑娘》以阵阵鼓声和灵动的身姿展现着少数民族姑娘们的柔美与坚韧,飞扬的裙摆扬起着她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深情。多变的是激昂曼妙的舞姿,不变的是维吾尔族姑娘们热情质朴的品质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舞蹈作品《美丽姑娘》—— 艺术教育学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节目《戏韵芳华》以联唱的形式集中展现戏曲音韵之美。内容包含了豫剧、评剧、吉剧、京剧四个剧种的经典代表唱段。多个剧种无论是表演风格,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彰显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向观众展示和传递了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戏曲联唱《戏韵芳华》——戏曲学院
《红烛》以教育者群体为创作灵感,将“红烛”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通过舞蹈艺术的构建,深刻揭示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照亮他人的高尚情操。“红烛”不仅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更融入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作品启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和发扬红烛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生活,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踏上奋斗的征程。




原创舞蹈作品《红烛》——艺术教育学院
《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爱国歌曲。这首歌曲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不同的演出形式和场合中,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歌曲《我爱你中国》——流行音乐学院

吉艺学子用歌声唱响时代,用舞蹈描绘未来,用画笔勾勒梦想,用戏剧讲述情怀。通过这次艺术节,让青年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新时代吉艺青年将更加坚定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坚守艺术初心,追求德才兼备,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
学生工作处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