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激发同学们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号召,结合我院实际,以2025年春季学期为新的起点,我院于3月20日下午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马克思书房举办了“学习筑梦”行动系列活动之“创意燃动·竹梦启航”——吉艺设计团队揭秘2025世运首支火炬“竹梦”诞生的设计之旅学生分享会。
学院党委副书记姚文学出席本次活动,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学院团委书记林楠、学生工作部(处)宿舍管理科科长祝磊、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政治教育科负责人邵帅,以及学院“学习筑梦班”学员代表和各分院优秀学生代表。活动特邀“竹梦”火炬设计团队王安旭、冯犇湲二位老师主讲,“竹梦”火炬设计团队中的三名学生成员也来到现场共同参与经验交流分享。本次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修建锋主持。
作为2025年成都世运会火炬“竹梦”主创设计师、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主创设计者,冯犇湲老师以“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的对话”为主题,深入解析火炬设计理念。她通过展示三星堆凤鸟纹、眼形器纹以及金沙太阳纹等元素,阐释如何将“一脉相承”的古蜀文明与“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相融合。现场还揭秘了团队历经20余稿方案迭代、攻克双形态设计难题的幕后故事,强调“设计不仅是美学表达,更是文化自信的传递”。
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王安旭教授立足“教学研创”一体化视角,分享了十年来深耕产品设计领域的育人实践。她以“课堂项目化、项目实战化、成果社会化”为路径,构建“师生共创”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命题、国际赛事、文化IP研发等实战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锤炼设计思维。其主导的智能家居产品开发等项目,不仅获德国iF奖、美国IDEA奖等国际认可,更形成“设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创新机制,为行业输送兼具文化洞察力与商业敏感度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设计学院2023级研究生杜兆宇与2021级本科生姜海云、赵梓煜作为“竹梦”火炬设计团队学生代表,分别从各自擅长的工作领域讲述了心路历程,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了经验思路,从深夜建模优化到工厂实地打磨,他们展现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问答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围绕“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国际赛事设计标准”等话题踊跃提问。冯犇湲以“雪容融”出圈为例,强调“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王安旭则建议“从生活细节中捕捉灵感,让设计有温度、有共鸣”。最后,团队向积极参加提问互动的同学赠送了“竹梦”火炬主题文创纪念品。
最后,学院团委书记林楠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今天大家看到的是身边触手可及的“先进榜样”,她希望同学们以“竹梦”火炬设计团队为标杆,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创作动力,用专业本领点亮青春梦想!
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品活动,本次活动运用“名师引领+朋辈示范+沉浸互动”模式,创新丰富了艺术创作与思政育人的融合手段,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纷纷表示:将以“竹梦”火炬设计团队为榜样,在传承中创新,在挑战中突破,用创新才能书写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青春篇章。
学生工作处
2025年3月24日